作者:黃大陸
風水五大因素,龍穴砂水向,無一不是天造地設,自然生就的,而且還是按一定規律行龍結穴的。精于此道者,觀太祖則能預知其少祖,觀少祖則能預知其父母,觀父母則能預知其過峽與穴星,進而能預知束氣的長短曲直,結穴的各種類型及遠近高低,乃至于穴土顏色等,也能預知龍虎的長短偏正、案朝的五星類型、水流的方向等等。因此,風水師要做的事情不是手拿羅盤隨意去點穴,而是要根據行龍結穴的自然規律去尋穴。故而楊公曰:“山頭何處無子午,登山不用使羅經!
由于結穴有真假,加之穴場常因種植開墾等因素的破壞,所以尋穴十分不易。在找到了穴位之后,我們還要用種種方法來驗證所尋穴位是否真確,古人叫“證穴”或“證應”。證穴的方法有四登證穴、朝山證穴、樂山證穴、纏護證穴、官鬼證穴、過峽證穴、名堂證穴、龍虎證穴、分合證穴、案山證穴、水城證穴、曜星證穴、氈唇證穴、天心十道證穴、四金證穴等,只要龍真穴的,這些證穴方法是全都可以得到應證的。
廖禹《楊公穴法心鏡》云:“要知穴法真龍祖,峽后知來又知往,三般過往最玄微,先定穴前尋不誤!逼洹恫烬堈J格歌》又云:“世人論穴不論龍,正坐渺茫中。大抵異龍必有格,穴后后尋索。便來穴后現真形,應答似鐘聲!币饧磸难ê髞睚堖^峽處便能知龍祖是何星,前去結穴是何星,入首是何星,穴必結何星,一呼一應,如鐘聲一般響亮明確。這便是樂山證穴與過峽證穴。
這里要談的是太極暈證穴。太極暈,又叫太極、太極圖、太極圈、圓暈、輪暈、極暈等。對其定義的解釋則主要有以下五種:
一、氣暈說!鞍俣劝倏啤睂Α疤珮O暈”一詞的詮釋為:“指以真龍穴,在該穴之地表上,必有五圈濃淺色系各不同的顏色,且如太陽周包裹,層各一色,濃淡淺深,璀璨奪目,有如日之周圍,發生重輪之勢,一圈之外,復套一圈,故曰:‘暈’;‘太極’指穴理而言!逼湟鉃樘珮O暈是沒有實物的,只是穴場上呈現出來的一種五彩氣暈,而且“璀璨奪目”,自然也是顯而易見的。這恐怕至今還沒有任何人看見過。
劉暉《晨曦風水》云:“太極暈亦名太極圈、暈圓,指纏繞穴心的迷蒙水氣所形成的微茫隱濕的圓環,以其朦朧如日月之暈環,故名日暈!
姚廷鑾《陰宅集要》引用曉覺禪師的話說:“地理關鍵,極暈為主。形形有極,星星有暈。極為元氣,暈為用神。用神有正暈變暈之分。正暈者,爵祿悠長。變暈者,威權猛烈……名堂內四暈俱全,少年科第;水口中四暈具備,晚歲發科;龍穴之極暈不全,懼貽笑于鄉黨;砂水之極暈不備,恐播惡于蒼生……極為陰,而其體靜;暈屬陽,而其性動。極暈者,陰陽動靜之機也。是故形無暈不開,星無暈不動……”這里說的極暈也是沒有實物的,它只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“動氣”。
二、太極土說!肚嗄見W語》云:“識掌模,太極分明必有圖!毙张杀亲媸Y大鴻之親傳弟子姜汝皋在《地理辨正》中注解道:“山龍真穴,必有太極暈藏于地中,此量變化不同,而其理則一,非道眼孰能剖露哉!边@里一句“太極暈藏于地中”,即表明太極暈不在地表,而是藏在地中,是穴內有如掌指螺紋狀的類似太極圖形的穴土!队窈乩碚媪x》云:“太極者,土穴也,非謂紅黃青白便為真土。須此圈之內,土色靈巧,全與此山不同,重重包裹,濃淡淺深,璀璨奪目,如此太極即真土也……如無此證佐,即非真穴!焙芮宄,這里說的太極暈也是指帶有“璀璨奪目”的羅紋狀色彩的穴土,是實物,不是氣暈。
蔣大鴻的老師無極子也持此說,其《玉函真義天元歌》云:“試言結穴亦二晶,石穴土穴亦相推,石穴當的是窩鉗,慎莫鑿傷龍骨髓,土穴太極暈中色,內象分明外象隱。窩鉗土色不須論,太極重輪仔細尋!币饧唇Y穴有石穴與土穴,凡土穴都有太極暈,并且“內象分明”,也即穴中土色有明顯可見的“太極重輪”,但在穴場表面是看不見的,即所謂“外象隱”也。既然外象隱而不現,那就不是肉眼凡胎之輩所能認識的,所以姜汝皋說“非道眼孰能剖露哉”。
孫伯剛的《璚林國寶經》也說:“然其妙又當開井驗土紋以證之,必得五色兼備之土,或紅黃鮮明脆嫩之石,暈文的確,與亡者腦之正湊,無使有失高失低,乃善!
臺灣地師李思聰的《葬法集叢》云:“羅紋者,真穴土中有紋跡似人指面之羅紋,故名曰羅紋或羅紋土!
香港李居明云:“龍氣所聚之龍穴,其泥如彩,稱為‘太極暈’。這是名師才可點出的名穴!彼搞到了兩個酷似太極圖的石頭,起名“太極鉆”,說是“摸一摸,發一發”(見李居明《蛇年運程》)。很顯然,這兩位李姓地師的太極暈就是穴土上的羅紋。
在此說之中,也有不限定于羅紋太極土的,他們將穴中的五色土、五星土,以及赤紅如日、白亮如月,以及有花鳥禽獸等異紋的穴土或靈物,均視之為太極暈證。如《曾子南堪虞學術教授資料》即云:“倒杖太極并掌羅,真穴土紋信息憑,識得憑證為高士,卜宅安墳可救貧!逼涞茏幼⒔庹f:“掌模太極圖是真龍真穴的證物,山龍真穴,必有太極暈即土紋生于地穴中心,此暈變化無方,而其理則一,有似指掌羅紋者,有赤色面圓似太陽者,有色白而圓似月亮者,有如五星者,有如北斗七星者,有紋似花鳥禽獸者……惟必須道眼方能剖識,故曾師此處說識得憑證為高士,卜宅安墳時對真穴才有把握!
臺灣另一位名師陳夢國的《中國風水絕學》也云:“識掌模,乃言真穴中心既得,定有可證之象于穴中,非必如掌模,如圖樣,若平垅丘埠,五色中一色之土及彩紋土較多。平崗及高崗正龍,必有龍口枕棺石。水龍則以氣為憑,法認其肉也。另有怪穴之異石、靈物,均穴中太極憑證!
某些風水網站則更有奇談怪論者,說:“破土時,看到穴土中出現象煮稀飯時鼓起的泡圈,就是風水上所說的太極暈!
總之,他們說的羅紋太極土也好,異石靈物也罷,所講的都是穴內之物,并未言及穴場外表之物。
三、飛星的中五立極說。沈氏玄空創始人沈竹礽,他在其《地理辨正抉要》中詮釋《青囊奧語》“識掌模,太極分明必有圖”一句云:“此太極非穴暈也,章(仲山)解謂‘識掌!,分明是掌上起星辰,類聚群分之太極,何曾說著地中之太極?果是地中之太極,與掌何相干涉?溫解此節姜氏恐露其機,借地中太極以混之……《天玉經》云:‘天卦江東掌上尋’,《都天寶照經》云:‘全憑掌上起星辰’,即‘識掌!^也……太極者,即中五立極之意!逼湟馑几鸁o極子、蔣大鴻的不一樣,說太極圖就是在掌上玩九宮飛星時所立的中宮,姜汝皋是怕泄露天機,才故意撒謊說“太極暈藏于地中”的。
四、穴場之微茫砂水說。風水祖師郭璞《葬書》云:“生氣所聚之處,其上必有動氣,動氣者,即凹凸之穴暈是也。生氣潛于下,暈形現于上,如魚在水中一動其水上自成一暈,見暈可以知魚也,故欲知生氣須精熟暈法!边@恐怕是太極暈最早的說法,其意思是穴場為生氣所聚之處,地表必有動氣,即有微微凹凸的圓形狀的砂水,仿佛如波紋日暈。因為生氣潛藏在地下,其動氣必呈現于地表,就如魚兒在水中一動,水面會形成波暈一樣。
風水大宗師楊益,其《家傳真實一粒粟》云:“結穴星辰似覆鍋,覆鍋開口或生窩,莫非陰極陽生處,所以紋如指面羅!币饧唇Y穴的星辰會隆起如圓形的鍋底一樣,上面或開鉗口,或生窩靨,這樣便會出現凹凸的圓暈,其狀則類似指面上的圓形羅紋。這里絲毫沒有言及地中之物,只說到地表。毫無疑問,這跟郭璞的所說的“凹凸之穴暈”是完全一致的。對此,楊公《葬法倒杖》還有更詳細的闡述:“認太極:穴場金魚水界。圓暈在隱微之間者,為太極。上是微茫水分,下是微茫水合。合處為小明堂,容人側臥,便是穴場。有此圓暈則生氣內聚,故為真穴,立標枕對于此而定。無此者,非也!弊⒁!這里說的太極暈為“上是微茫水分,下是微茫水合”,也就是地表有微微凹凸的分合砂水,不是那種海市蜃樓般的五彩氣暈,更不是穴地中羅紋狀的五色泥土!
楊公弟子廖金精《地理泄天機》之“認太極”云:“穴場既定,必須詳審,圓暈在隱微之間,是謂太極,暈上要水分,暈下要水合,巧是稍低處水之合處,名小明堂,容人側臥即便可,穴必有圓暈,則生氣內聚,故為真穴,無此則非。但居暈穴宜寬闊,葬穴暈宜緊狹,見暈分明,便于暈心倒杖,要坐正頂,或串來脈,分落宜患來脈,或枕樂山,坳腦,雙腦,側腦,沒骨皆枕樂山,前要對案山,下要就明堂,左右要分龍虎,十道無偏方可,即于暈心立一標準,上弦各立一標準,幾饒減進退,皆以此定!彼M一步說明:太極暈就是穴場地表的微茫砂水,既不是虛無縹緲的氣暈或飛星的中宮,也不是璀璨奪目的泥土或靈物。
楊公的另一位著名弟子劉江東,其所著《劉公葬法》之“羅紋土宿歌”云:“羅紋不固穴非真,虛實不堪親。第一紋星覆金碗,隱隱堂氣暖;第二紋星仰掌窩,隱隱發其窠……土宿羅紋來證穴,富貴難休歇;二星秘訣可通仙,玄妙莫輕傳!彼晕以忈屧唬骸胺残驱堉畞,既曉分合之界,已明入受端的,基窩分明,切須仔細察看羅紋土宿二星,証穴好壞真偽,故曰:入受生微翅,基窩若旋螺,裁剪分左右,堂氣聚融和……要于墳前回首望而定之,看其依稀仿佛,似有似無,不必泥其形象太真者為得之矣。穴穴要此二星內外證佐明白分曉,始為真的,尚或內外無此二星證佐,即為虛花之穴也!鼻魄,這“可通仙”、“莫輕傳”的太極暈證穴法,主要是看羅紋土宿二星(這里說的是“星”,而不是氣暈或泥土),就是穴頂接脈受氣處要“生微翅”,即微微凸起之分水砂也,也即所謂“化生腦”與“牛角蟬翼砂”。穴場之鉗口窩靨“若旋螺”,也即楊公所說的“指面羅”與《奧語》所云之“掌!,非真有羅紋之泥土也。因此,太極暈雖然是真砂真水構成的,但因其都是“微!钡纳八,故而看上去是“依稀仿佛,似有似無”的,我們不必泥其形象太真。
風水大家何野云《靈城精義》云:“蓋帳不開龍不窠,輪暈不覆穴不住!眲⒉疁刈⒃唬骸拜啎炛f何昉乎,以穴場之所,上有橫紋數路,圓而且彎,若車之輪然,則陰氣不沖,陽氣自暢,昔人所謂穴有三輪,其貴無倫是也。暈即日之暈,有其影,無其形,圓而不缺,滿而不傾,今人所稱太極圖是也!边@里說的“太極圖”、“輪暈”即郭、楊之“凹凸之穴暈”與“指面羅”,只是這里把太極暈的形象說得太真了一些,不符實際。相比之下,繆希雍說得更實在。其《葬經翼·察形篇》云:“凡真穴必有圓動處……蓋有此因相可乘,左右必有微茫曲抱之水。交揖于穴前小明堂內,后人更之曰蝦須、蟹眼、金魚者,此也! 又云:“蓋微茫水外,必有蟬翼砂兩片,隱隱隆隆,直夾過穴前,然后逼得微茫水合于小明堂內。昔人云:‘上出明肩,下開暗翼,股明股暗,邊有邊無’者指此。非聚精會神、合光洞視者莫能察見也!笨纯,這里的太極暈有“微茫曲抱之水”和“蟬翼砂兩片”可察,只要聚精會神、合光洞視即得,遠沒有他人說的那樣玄乎,什么“非道眼孰能剖露哉”也。
曾經拜師數位、并有四十余年看地經驗的徐繼善、徐繼述兄弟,其所著之《地理人子須知·以太極定穴》云:“以太極定穴者,籍其隱微仿佛之狀,以觀穴之的焉耳。萬萬山《穴法口訣》云:‘隱隱微微,仿仿佛佛,粗看有形,細看無形!w緣督《穴訣》曰:‘遠看似有,近看似無,側看則露,正看模糊!陨茽钐珮O之征也。故以太極定穴法,于穴場中回顧,見有圓暈在微茫隱顯之間,是謂太極暈上要水分,暈下要水合。水是稍低處,高一寸即為山,低一寸即為水也。水之合處曰小明堂,不必拘其寬闊,但能容人側臥便可。有圓暈則生氣內聚,故為眞穴。無此則非矣。見暈分明,便于暈心倒杖……楊公以圓為金,圓金分轉左者為陽,右者為陰,故曰龍分兩片陰陽取。水道為血脈,從左右分為小名堂,故曰水合三叉細認蹤。所謂雌雄交度者也,或謂之球檐合襟、羅紋、土宿、一點靈光、仰覆梅花等,皆異名耳。葬書云乘金相水穴土印木,亦不過一太極暈而已!睆乃值芏说倪@段論述里我們可以看出,他們所說的太極暈,跟郭璞、楊公所說的太極暈是完全一致的。其實就是《葬書》所講的乘金相水穴土印木,就是球檐合襟,就是所謂筻口,鳥跡,圓動處,水底眼,剪刀交,水里坐,水里臥,水底浮,明暗股,明暗球,長短翊,長短水,羅紋土,宿十字,蝸窟蛤尖,交金界玉,雞胸鳩尾,壽帶孩衿,生龜死鱉,眠干就濕,明陽暗陰,陽落陰出,撲面水底,大口出小口,橋流水不流,水過山不過,兩片牛角砂,一滴蟹眼水,古鼎煙消氣尚浮,虛檐雨過聲猶滴,舌尖堪下莫傷唇,齒隙可扦休動骨等等。
近有地理學者呂文藝先生,在其網站發文《“太極暈”到底是什么?》,有理有據地批駁了那種拿太極土當太極暈的邪說,但他指出:“太極暈是指站在穴星對面的案山朝山上觀看龍脈結穴之穴星開面處,在穴星開面處隱隱約約有類似太極圖案形狀的圓暈,這個隱約可見的圓暈就是太極暈!逼鋵,他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。因為太極暈在穴場尚且只能看見微茫的凹凸砂水,站在穴星對面的案山甚至遙遠的朝山又怎么能看得見呢?那么遠的距離誰能看得見組成太極暈的化生腦、牛角砂和蟹眼蝦須水呢?故而,劉江東才說“要于墳前回首望而定之……”,《地理人子須知》才說“于穴場中回顧……”,因為只有在“墳前”和“穴場中”回顧,才有可能看得見依稀仿佛的太極暈!當然,網上流傳的那些所謂的“太極暈”照片,就更是神馬浮云了。試想,在穴場都極難分辨的太極暈,能在照片上看清嗎?
五、內外兩暈說。即將穴場凹凸圓暈說與穴內太極土說二者合一而論。沈六圃《地學》云:“有外暈,有內暈。外暈憑以開壙,內暈憑以納棺。又曰凡臨暈必作旺氣,開暈必涵生氣。又曰內暈或一、二重,或多至八、九重。有暈心,多是碗大白土適當金井正中,乃為得穴。又曰暈中看穿山,有如粗暈是石,嫩暈是土。其粗暈上必有一條嫩土穿山而來,這便是真穿山,穿過粗暈發開為穴,乃真氣透地而出,這便是真透地。又曰真穴有范圍,有蓋、有底。范圍即太極一圈也!
但細看楊筠松、曾文遄、劉江東、廖金精、胡矮仙等人有關太極暈的論述,均未發現有內外兩暈之說,也未曾言太極暈下必有五色太極土,或有幾重內暈,更沒有說過暈心有碗大的白土,他們論太極暈時就只論穴場地表之太極暈,論穴內土色時則只論穴內土色,并沒有將二者合論。
廖金精《金璧玄文·辨土色》云:“……今按九州土壤而不同,燥濕亦異,難以概論。形勢土色俱為全美,多見形勢不吉而土色具備用之者,禍不旋目;形勢自吉而土色不備用之者,常臻富貴,不可執一而論也……穴中證應于地之吉兇,本無預定,先輩假此以神其術耳。然涉怪誕,每為明智者所鄙!币馑己苊靼,他見到過很多山水形勢吉而土色欠佳的穴,葬后出了富貴之人。有些先輩把土色說得太過邪乎,是為了自神其術,這是明智者所鄙視的。
謝和卿的《神寶經》論此事說:“龍真穴的,始可論土色之精奇。堂舛砂訛,更莫問穴情之朕兆!弊宰⒃唬骸跋嗟匾札堁橹,不真不的,縱土色精奇,何益?故曰土色次之。堂砂為穴證佐,又舛又訛,無穴可知,何必更言土色之美也!彼麖娬{,看風水要以龍真穴的為主,土色為次,倘若龍穴不真,縱然土色很精奇,也是毫無用處的。這也就是說,地表的太極暈和穴內的太極土不是緊密相關的,有太極暈的地下,未必就有太極土,而沒有太極土的穴位,也未必就不是真龍真穴。
耶律楚材《元樞真經·穴內證驗》云:“底蓋眼界分明,堅膩,潤而不澤,乃為真土。蓋土者,氣之體,有土斯有氣。氣無形,土有跡,驗跡于土,即知乎氣。唯頑石穴開鑿無土,旺方取土,法為并葬。假彼真土續此真氣。又有浮穴觀形察色,不泥土跡,培土封葬。又有水穴不論土石,唯在勢止,此必仙葬!彼f,行龍止于石則葬于石,止于水則葬于水,還有一種“浮穴”是不管土色的,只用客土封葬。但土穴則必須要“底蓋眼蓋分明”,也就是上有化生腦,牛角砂,下有合襟水才行。至于穴土,則只要求其“堅膩,潤而不澤”即可,不是非要有什么羅紋土、五色土的。
蔣大鴻的傳人尹一勺在其《地理四秘全書》也明確指出:“止于石不得不葬于石,止于水不得不葬于水,庸術以土色逛人,余見五色全俱而葬下大敗者,龍不止也。用松樹石塊在水中砌起,安棺用石工打開,在頑石作塋,俱大發者,龍止也。只要詳其來,知其止,何必問其是石是水,是黃土是黑土!币饧矗簛睚埥Y穴結在石上就是石上,結在水里就是水里,一切都要按龍的自然行止而論,不必問什么太極土、黃土、黑土等。他就曾親眼見過葬著了五色太極土而家運大敗的實例,他說那都是平庸地師以土色騙人的把戲。
筆者也曾于2002和2004年見過兩次帶有羅紋圖案和璀璨奪目的五色穴土,當時主葬的地師高興得手舞足蹈,自夸其術神奇,結果兩位福主的家里至今都是有兇無吉,一個葬后第三年遭遇火災,房子都燒沒了,另一個離婚、破財、喪失了三位未滿花甲的至親之人。去年,一位臺灣的朋友問我,臺灣南投縣埔里鎮虎仔山的鯉魚潭,那里整支山都是五色鮮潤的“太極土”,難道隨便葬個地方便都是真龍真穴嗎?
通過上述論證,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:楊公地理所說的“太極暈”,是穴場地表微茫砂水所構成的圓形圖案,它既不是可以遠遠觀察的五色氣暈,也不是帶有羅紋或五色的穴土與異石,更不是九宮飛星的中宮。所以,至今風水書和風水網站所公布的一切“太極暈”照片,都是不可采信的。
最后,我們再看看沈竹礽在《沈氏玄空學》的“緣起”中講的一個故事,大意為:辛未年冬,某地師覓墓地,得地于中臺山之南坡,壬山丙向,形局非常完美,集江南地師(除蔣大鴻傳人外)八十余人察看,眾人一致認為是塊風水寶地。不久,該地為某官以重金購去,葬其父母,開井時,“見穴暈太極圖分明如畫”,更加高興,以為是真穴無疑?墒,葬后幾個月,此官與其子皆因涉案落職,并死在了發配途中,其家族便日漸衰落。于是,某地師又集杭城地師復相之,大家仍然說是好地,且不犯神煞,百思不解其故,只有蔣大鴻的傳人說:一運之壬山丙向、丙山壬向犯反伏吟,用后禍患立至。
沈氏試圖以此故事說明這樣一個問題:即使是巒頭砂水完美無缺的真龍真穴,如果不按他玄空派的理氣方法來立向,也會招致滅門慘禍。但我們通過這個故事卻看出沈氏犯了三個低級錯誤:
1、他沒有說明是何來龍,是何穴星,是何穴型,地表是否有太極暈,而只說開井后“見穴暈太極圖分明如畫”,可見其未得楊公風水要旨,不會看巒頭,錯把太極土當太極暈了;
2、他以為有太極土的地方就必是真龍真穴,這里犯了邏輯性錯誤,因為就算真龍真穴必有太極土,但有太極土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是真龍真穴,正如太陽一定發熱,但發熱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太陽;
3、他認為龍真穴的,立向也對,就一定會大吉大利,他不知道如果開穴時鋤破了太極暈,就會犯楊公所說的“穴吉葬兇,形同棄尸”的錯誤,照樣也會招致奇災大禍。
因此,就他故事中所說的幾條,壓根就不能證明他想要證明的問題。唯一能證明的,是他的思路缺乏邏輯,他的巒頭功夫尚未上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