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由明易堂風水世家——丁立柏老師根據民俗整理。
一、為什么清明要給先人燒紙送錢?
一年中給先人祭祀上墳燒紙的時間為清明、中元、寒衣、春節這四個時間段。 而清明是傳統的重大祭祀節日,它源自上古時代的先人崇奉與春祭禮俗。
上墳祭祖,寄予安慰緬懷親人的做法,是華夏千年的傳統與文明。
上墳祭祀、燒紙送錢,便是給先亡的家親送去金錢、衣服等所用物品,讓他們在冥幽界過得好一點,寄予懷念。也希望他們能夠保佑世上的后代平安順利。
二、清明燒紙的留意的留意事項:
1、盡量在墳前上香焚紙。如果因繁忙而不能到墳頭祭祀、焚燒紙錢,在街邊燒也依然有效。在街邊焚燒,則需要燒紙時畫一個圈留一個口,可在圈外撒點紙錢元寶,打點一下周邊的過路孤魂。
準備物品:黃紙、金銀元寶皆可、香、生果、少許煙酒。(不建議購買印有冥王頭像的像人民幣的紙錢,這種紙錢在陰間無用。還是以普通紙錢、黃裱、元寶為主。元寶應該是折成的完整的元寶,不是印刷的半截元寶。)


2、不要選在電線桿底下燒紙,不宜挑選車多人多的馬路,陽氣太重。
3、身弱體虛、患病不適的人,不建議去公墓祭祀。公墓陰氣過重,其中不乏無家可歸的,容易把這種的帶回家,身體健康的人不忌。體弱以及病人,讓家親代替祭奠即可。
4、如果是街邊燒紙錢,白天和夜間子時不燒紙,盡量挑選傍晚后。
5、確保燒紙全部燃燒完畢,不要有沒有燒完的,未燒完的紙錢是殘破的;未完全燃燒的紙錢,可以用棍子稍微挑起一點,空氣進去助燃,但是不要把紙錢挑散,否則也是破錢。
6、在燒的過程中如果有風,千萬不要去管他,風吹走代表的是取走了。風大時一定要給周圍多燒幾張。
7、燒完紙后,盡量不要直接回家,可與附近的超市或人多的地方轉一轉,把氣息混雜;或者在家門口設置火盆,跨火盆進門。避免帶其他東西回家。
8、看到他人燒紙過后的殘留,盡量繞行,不要橫跨踩踏。
三、網上祭祖
現在很多公墓的網站上推出了網上祭祖的辦法,找到自己先祖的頁面,用鼠標點擊一下,就完成了祭祖。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,這個確實很方便,但是——沒有用。祭祖要給他們寄生活物資過去,燒錢紙等等。就像你給人送東西,要送到人家家里,或者通過快遞寄過去,而不是在家里電腦上點一下圖片,別人就收到了。
如果網上祭奠有用的話,前提條件就是——過世的先人,在網絡的那一端!
四、清明節祭祀宗親的福報:
1、度化宗親,扶植陰德
2、接引嬰靈,謝罪消災
3、踐行孝道,累積福報
4、賑濟孤魂,廣結善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