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易堂傳到我這里,已經是第四代了。上輩的是靈、清、悟字輩。
“靈”是曾祖父的輩份,也就是“明易堂”的開創人。機緣使然,曾祖父很小就跟隨清廷的一位國師學易,“靈空”就是該位國師給取的名字。后來八國聯軍入京,國師帶著幾個弟子出逃,至河南漯河地區就停了下來。幾年后“明易堂”由曾祖父在漯河創立。
據說這位清廷國師,是葉九升一脈下來的。這個說法只在很小的時候聽爺爺提過一次,讓我記住。那時我并不知道葉九升是誰!待我想追溯的時候,爺爺已經不在了,估計就是爺爺在,也弄不清楚。因為源頭之說是從國師,甚至國師的老師那里出來的,爺爺也沒有見過國師!所以這個源頭有沒有含水分,我是不知道的!對于我來說,只能把葉九升先生高高供起來,像楊公、曾公一樣,卻不敢去攀這個高枝!
“清”是祖父的輩份。當時“清”字輩傳有三人,到“清”字輩下傳知識的時候,正遇上建國后的特殊年代,很少有人敢去學周易,所以清花和清雪二位師叔祖都沒有傳人,唯獨祖父清風山人暗地將這些學術傳給父親。
“悟”是父親的輩份。在特殊的年代,父親對所學的技藝一直緘口不言,選擇明哲保身,待改革開放之后,才有所傳播和擴展,用所掌握的技藝去利益他人。
“虛”字輩是我的輩份,也是僅有我一人。我是跟從父親學了一點知識,多數是跟從祖父學習的。很小的時候,祖父就教了我一些基礎的知識,待我讀了大學才有時間去系統學習,當時是在九十年代中期。
我仔細研究過家里傳承的技藝,溯其源頭一部分知識點來自于《崇正辟謬》、《協紀辯方》,一部分來自于葉九升先生的《理氣四訣》《地理大成》《陰宅集要》等書的思維、觀點,以及其他民間方術。同時也發現,現代臺灣的林武樟先生的觀點也與先哲葉九升先生相仿!如果無緣于我,請結緣于林武樟先生,他是我非常仰慕的風水老師!
關于收徒
以前有不少的易友和福主抬愛,執意要拜我為師,想跟我學習風水,我都設置了一些考驗。
其實關于收弟子一事,我不以其它的物質方面做條件,一向只從兩個方面來考量:一是有沒有恒心?二是品德如何?
在2012年之前,我也收過記名的弟子,不過他們都是當時很有興趣,學了一點點。之后接觸到實實在在的專業知識,受不了枯燥的持久學習,紛紛放棄了。
在我的弟子這一輩,以前只安排了四個人——海、納、百、川,我不想浪費這四個字中的任意一個字,也不想徒弟在學習風水的過程中半途而廢,浪費彼此的時間!所以在收徒一事上比較嚴格,一定要真的有恒心,而不是頭腦發熱的一時想法。
2012年之后,凡是想向我學習風水的人,我都會提出—先看《子平真詮評注》這本書,然后會著重問他一些里面的問題,回答過后才可以具備下一步的資格。
《子平真詮評注》其實和風水的聯系不算很大,僅僅是有天干地支和五行的基本關系。之所以選擇這本書,是因為這本書很枯燥,沒有興趣和恒心支撐,是看不完這本書的!
如果要用一本枯燥的書來檢測徒弟的恒心,為什么我不用風水類別的書籍,而是要用八字類別的呢?這里面是有原因的。
《子平真詮評注》這本書,是民國時期的命理家徐樂吾寫的,全文既不難懂,也不像小說那樣可以一目十行,而目前的風水類書籍,多是現代人撰寫的,看完一本書,花個三五天就行!大概里面能涉及到的有用的知識點很少很少,多是摻雜有故事和炫耀自我的成分,會容易讓人誤入歧途。如果用古代的風水書籍去考驗,則又顯得晦澀難懂!風水知識,實地考察和實踐更為重要。同是民國時期,有一位談養吾先生,寫了一本風水書《玄空本義》,我不想去采用,最后定奪采用了《子平真詮評注》。
(注:至于徐樂吾先生在命理學界的一些爭議問題,不在此討論中,大部分后期精進學習四柱者,建議要去深入學習一下任鐵樵先生的《滴天髓闡微》。)
2018年之后改為從聽課的學生里面,挑選有意向、學習成果較好的,收為弟子。
大弟子慧海之緣
2012年7月,一位名叫劉林的網友和我聯系,向我咨詢了關于風水上的一些問題,并且表達想拜師的意愿。此時的劉林還是在校的學生,我依然是跟劉林說:“你先看《子平真詮評注》!”原本以為他會看不下去的,沒有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,劉林真的把這本書看完了,我從中提出了幾個問題,劉林也對答如流,于是他就成了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弟子,在2013年給予堂中的輩份——“慧”,名為慧海·伯!
2014年慧海問了我幾個風水上的問題,這些問題是在風水界經常會被提及,也是令絕大多數自學者困惑不已的問題。這些問題說來簡單,如果不是當面去教導,即使在視頻里面去教,也是很難領會的,就更談不上通過文字來傳教了。
說難,是很難!說簡單,這些問題如果當面傳教,幾分鐘就能領悟到精髓!
于是我要劉林來武漢,我再當面傳授。2014年7月,劉林從成都過來,這是我們師徒真正的第一次見面!
在2014年到2016年之間,也有好幾位想拜師的,我都一一對他們說:“先看子平,看完后我們再聊聊!”很多人開始還很有興趣地去下載了這本書,或購買這本書的紙質版本,有時候也會收到他們提出的疑問,但是時隔不久,紛紛沒有了音訊。
二弟子慧納之緣
2016年底唐清元來到我的這里,與我聊了一下關于風水的問題,之后過了幾個月唐清元也表示想拜師學習。我仍然提出:“先看《子平真詮評注》”。不料唐清元說:“這本書我已經看完了!”這個大大出乎我的意料!
經過簡單的查驗,確實如此,當時對唐清元說:“拜師的事情,容我再考慮一下!”
唐清元有道家的一些符箓的傳承,他祖父在世的時候,經常會用符咒給人做一些運勢和身體上的調理,他是2002年開始接觸易學的,而且唐清元也拜過長春觀的張先春道長為師,跟隨道長系統學習過命理,他如是和我說了這個情況。
關于是否收唐清元為徒的問題,我思考了好幾天,期間還與慧海談過,為了師門的發展,慧海也是支持我再收一個弟子。
和慧海聊過后,我和唐清元在微信中再次聊天的時候,就問到:“你的道長師父給你起了門里的字派沒有?”
他告訴我,清元一名,就是道長起的。我說:“我在想給你的名字,會不會和道長給你的名字沖突,這樣看來是不沖突的!
唐清元眼睛一亮:“師父,你這是肯收我為徒的意思嗎?”
我笑著答道:“是的!”
至此,唐清元正式加入了明易堂,取名為“慧納·仲”。

三弟子慧百之緣
劉昊在北京定居,做的行業是建筑設計,這點上與陽宅風水有密不可分的緣分,也是他學習風水的最大優勢。
劉昊字浩恒,是慧納唐清元的朋友,慧納經常在我面前提起劉浩恒想拜師一事。2018年機緣成熟,劉昊用周末的空檔,從北京來武漢拜師,賜名為“慧百·叔”。我記得當時武漢是滂沱大雨,又正趕上我第二天要去長春,所以也未能留劉昊在武漢多住幾天。不過有幾次因為其他事宜,在外地和慧百碰面,可以教他一些風水知識。

原本的“海納百川”,已經有了3人,我的兩個女兒以后還會用到兩個字,加上現在還有兩位正在觀察與考慮中,很明顯——傳承的字不夠用了。經過我慎重的考慮,將“慧”字輩擴大為:海、納、百、川、有、容、乃、大。
分別為:慧海、慧納、慧百、慧川、慧有、慧容、慧乃、慧大。
這八人每人都會有一本我手抄的《入門文書》。
四弟子慧有之緣
慧有宋香港,是我開第一次視頻課程的學員。宋香港住的位置離我很近,所以我的這次講課,他是在我面前聽課。
學習之后宋香港也經常隨我一起去看住宅、企業的風水。近兩年如果宋香港和我一起出去看,我基本是要他先看,小宋對福主講述房屋的風水調理辦法,我在旁邊聽,有問題的地方,我再來做修正。

經過幾年的打磨,宋香港的性子也磨得踏實了。2021年春,機緣成熟賜名“慧有·季”。
五弟子慧容之緣
于鳳磊也是我的視頻課程的學員,系統地學習周易文化知識,將之前所學去偽存真,梳理其思路。
在學習過程中,于鳳磊已經體現出較強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。
在實踐過程中,于鳳磊征對不同的具體房屋風水狀況,向我提出問題咨詢,并且先拿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法!我比較喜歡這種先有自己想法,請師長評判的做法。
2021年五月于鳳磊再次到我這里來,對他進行當面指導和帶臨現場實踐,進步快速!

2021年九月,于鳳磊再來我這里,我收之為徒,并賜予門內字輩“慧容·顯”
六弟子慧來之緣
大約是2019年,我在《喜馬拉雅》有聲平臺上看到一檔音頻節目——《算命先生的那些事》,便點擊去,看看是小說類的,還是哲理類、技術類的?聽過之后,發現主播“外卦大叔”講與命理相關的哲理類的內容,講得挺不錯的,很深刻、很客觀!不像有的人,把算命吹噓得神乎其神,把聽眾唬得暈暈乎乎!在某些問題上,我留言做個看法的交換,一來二去就熟悉了!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每集大約3分鐘,
整個音頻我聽完了,覺得主播的觀念很正!正氣的正!非常喜歡這個主播的人品!
主播“外卦大叔”就是范昀。
因為范昀在周易的其他方面,都是有傳承的,他的觀念,代表著有傳承的老師傅怎么看待風水、命理、符咒的關系。這些觀點是從市面上買的書里面,絕不可能提及的!也許就一句話,但是可以啟迪思維!于是我把范昀的音頻推薦給宋香港和于鳳磊聽了,讓大家從其他術家的角度來看問題。
范昀也對我的風水觀念很贊成,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。得知我在2020年4月有個風水課程的視頻班,范昀毫不猶豫報名了!在學習過程中,范昀領悟得非?!
當時我就覺得,如果范昀愿意拜入師門,那是明易堂的幸事,不過當時也是想想而已,他自己有道法、佛法、占卜的師父!有這么多的師門,拜入明易堂基本是不可能的!
然而總有意料之外,2022年范昀問到一個房屋的風水看法之后,突然提及拜入師門的想法,讓我大出意外,也非常欣喜。這件事情很快就定下來了!
2022年6月,范昀再來我這里,我收之為徒,并賜予門內字輩“慧來·惠”
以上是我和六個徒弟的相識過程。
其實慧海也好、慧來也罷,這個字派的輩份不需要平時在嘴上叨念,只是在寫地契,或者給福主寫建議策劃書的的時候,留在文末即可,同時也是輩份的一個見證。
與徒弟之間的關系
我曾經對慧納說:“你我都在武漢,這點你比慧海占據了優勢,回頭我在武漢看房屋風水的時候叫上你,你就可以在實踐中繼續學習和領悟,成長速度會比較快的!
慧納說:“好的,師父看風水時帶上我,我會把出行安排得妥妥當當的,不用師父操心!
我笑著答道:“那好啊,你來安排事情,我只管出費用就行了,省了我不少事情!”
記得慧納是愣了一下,考慮了半天,小心翼翼說道:“師父還生活在古代!”這回輪到我愣了。
慧納醞釀了一下,問到:“師父是怎么看待帶弟子一起出去看風水的?是不是徒弟鞍前馬后為師父辦事?師父只用管付賬就行了?”
我答道:“是啊,是這個狀態!難道不應該嗎?”
慧納嘆了一口氣道:“所以師父是生活在古代!現在的大師出行,都是弟子花錢啊,把師父招待得好好的,師父不掏一分錢的!”
我詫異了!這是收徒弟嗎?有的時候徒弟是舍棄了自己的事業來向師父學習的,是處于0收入的狀態,在這種情況下,師父帶徒弟外出看風水,是應該給徒弟一些“工資”的!怎么能夠不光不付工資,還要徒弟掏錢出來招待師父呢?我實在不愿這樣去做!
慧納說:“所以師父是把徒弟當兒子來看待的!收的是徒兒!”
以上是我和慧納說起收徒的一些插曲,也很令人發省。
對于收徒一事,我的看法是:向徒弟傳授知識,是不需要徒弟花錢的,這是一個長期的行為。所以,在我這里,師父與徒弟之間的關系,不是金錢的關系,而是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師徒關系,還有傳承易學文化、以堪輿術數作為利益他人的使命之傳遞關系。
明易堂祖訓:
作為一名合格的風水師,應該有懸壺濟世的胸懷,看重的應該是緣份而不是金錢。
如福主家境實在貧窮,但確實有風水調整的需求,哪怕費用不多,也應該幫忙去勘察調理;
如果福主有經濟實力,能出高額的費用,風水師也應該有能力做好而不心慌;
如果福主不相信風水,只是希望風水師去迎合他的想法,則是他的福緣尚未到,就是出再多的錢,也不屑去勘察。
今日想到了明易堂的發展,于是有所思,希望明易堂的堪輿事業可以一直傳承下去,為優秀的堪輿文化錦上添花,在傳統文化的復興浪潮中脫穎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