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個方法:探訪老人院。
這個方法最好是由數人組成一個小組。每人善款不拘多寡,量力自便,將善款全部買食品,如水果、餅干、奶粉、日用品等,然后送到老人院,分給老人。
老人院里的老人,多數是六親無靠,孤獨無依,更不少是身患疾病的,內心的寂寞和悲哀是可想而知的。她(他)們需要親情、溫暖和照顧。由于人體筋骨氣血的衰老退化,她(他)們手腳不靈活,行動、穿衣、飲食等種種不便。尤其是“護理院”里的老人,大多數是病人,穿衣參差不齊或倒翻,須人幫忙,飲水喝湯流出嘴角,流濕衫襟,須人照顧,尤其是心靈上的寂寞和悲哀,更加需要得到溫暖的慰問。因此,探訪慰問老人是無量的善德,可種無量之福田。
第2個方法:探訪孤兒院。
獨自一人或數人同行皆可。攜帶物品范圍較廣,食品、玩具、衣物、益智兒童讀物等等,在探訪時間內前往,分給孤兒。
孤兒們失去了父母的扶養,得不到普通兒童所擁有的母愛和家庭溫暖,生下來就飽嘗孤苦伶仃的辛酸,在童稚的心靈上受到了永難平復的創傷,他們的境遇是人生一大不幸。他們需要母愛般的懷抱,心靈上的安慰和良好的教育。
我們用一些物質上的施舍,加上一顆“愛心”,使孤兒們得到心靈上所需要的溫暖,在無形中已經種下了福因。感受著孤兒們的歡笑和自己心靈上的快樂,不是種福的最好引證嗎?
第3個方法:原諒別人
古語云,“不責人小過,不發人陰私,不念人舊惡”。這三點,如過能做到,就可以前進一大步!皩捤 ,“容忍”別人對不起你,往往有他自己的原因或苦衷,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,多看人的好,少念人的惡,就會自然而然生發出一種同情心。即或是有人確實有意傷害我們,應該視做是我們自己的業力感召,前生做了對不起他人的事情,現在是債主上門來討還回去。如是觀之,自然心平氣和許多。君子量大,小人氣大。
第4個方法:學習忍辱
別人對自己的批評還不算是辱罵,我們應該抱著謙虛謹慎的態度平懷順受,“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”,把批評當成別人對我們的關心,是我們進步的動力。
而別人對我們的無理的辱罵,一方面是在磨練我們的心態和脾氣,而做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也需要有過人的度量和承受力,匹夫見辱,拔劍而起,此不足為勇也,猝然加之而不驚,無故臨之而不怒;另一方面正是我們增福的機會,承受過無理的辱罵后,德隨量長,福隨量進。這能成為自己的命運轉變最好的基礎。
第5個方法:常懷感恩之心謙虛之心
看相中遇到過一些青年人,家庭富足,自身學業有成,工作優越,便自視勝人一籌,而生出驕慢之心,以為自己可以憑自己的能力享受榮華富貴,而這些往往成為日后的障礙。一旦失敗,方才醒悟自身的渺小。也有一些英才,自身能力過人,卻時常存感恩心態和謙虛心態,待人平等,愿意回饋社會,這樣,反而更能家庭和睦,事業發達。其實,上天賜人智慧,財富,不是讓人去自顧享樂,驕奢淫溢,乃是借這些人之手,去幫助哪些窮困之人。越能與人分享福氣,福氣會越綿長悠久,生生不息。
古人云,惟謙方能受福。常懷謙虛,感恩之心,命運也會隨之改善。
第6個方法:吃虧
人生沒有完滿的,一個人的生命中總會遇到起落,即使是皇帝巨富也有自己的不如意,從命相的原理來看,這個道理也是對的。人生不要去爭奪,如果不是你的,即使爭來了,也沒有福氣受享。而吃虧是一個很好的轉運方法,把利益讓給別人,不去爭斗。這樣你生命中缺少了這些,上天也會給你在另一方面的補償的。
吃虧是利益上讓別人多得一些,也是一種心態,意識到這個世界本來不完美,自己,別人都是有缺點的,懂得開心接納自己和他人,接受不如意,這樣,生活才會越來越快樂。
第7個方法:面帶微笑
在生活中常常面帶微笑,把好意和善意傳遞給身邊的人,就會與周圍的人結下善緣。熟悉的人,陌生人都能感受到你的善意,如此,你生活中自然少了許多矛盾沖突,變得更加順暢通達,這就已經開始改善命運了。